本工程用到的橡胶隔震支座的数量较多,使用部位为、建筑物地圈梁与6条形基础之间。橡胶隔震支座在本工程的构造由三部分组成:下支墩、橡胶隔震支座、上支墩。橡胶支座通过预埋板用高强螺栓等连接件与上下支墩相连。主楼内隔震层层高为650M,隔震支座的主要型号有:LRB600-120、(16个)NRB600、(58个)P400(44个)
近年来,橡胶支座施工技术逐渐成熟,在减震和抗大变形量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近年来,也有用特殊的高强度专用灌注胶进行脱空橡胶支座的修补,但耐久性和腐蚀性还有待验证。经检查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将锚环钢筋与预埋钢筋焊牢,之后,即可拆除XF型建筑伸缩缝的装配夹具。经实验能够保证质量亦可选用对接焊接,但均不得选用手工电弧焊。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该市相距不远的两个医院,一个是隔震的,地震时医师护士照常工作,毫无问题;另一个是不隔震的,损坏厉害,一直无法恢复工作。
这也是我市个引入隔震技术的建筑,开创了大连地区建筑应用隔震技术先河,是大连地区率先按八度设防又应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其抗震设计充分考虑了潜在的地震风险。
目前,日本使用的减振系统分为两大类,即主动式减振装置和被动式减振装置。目前,新建的公路建筑几乎全部选用橡胶支座。目前,性能化设计的实施过程可简要地概括为三步:目前板式橡胶支座已成为公路与城市建筑J-泛采用和深受欢迎的一种支座形式。目前板式橡胶支座已成为公路与城市建筑J—泛采用和深受欢迎的一种支座形式。目前常用的建筑支座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板式橡胶支座,另一类是盆式橡胶支座。目前公路建筑已较少采用铸钢支座,铁路建筑也开始使用其他类型支座,如盆式橡胶支座。目前建筑检测主要是通过人工目测或者采用一些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测试、荷载试验及其他辅助性试验来进行的。
地震隔离系统的周期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对于1080KNM的屈服后刚度以及14200KN的重力荷载,该隔震建筑的周期应为27S,为了不使隔震系统有过大的位移,在1999年的AASHTO规范中将这个周期限制为大6S。但该桥也不符合这一规范要求。
隔震技术是指在结构底部或某层之间设置由柔性隔震装置(如橡胶支座)组成的隔震层,形成水平刚度很小的“柔性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为此,只要在建桥初期,严厉扼守支座产物质量关,严厉依照建筑支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才干有用防止建筑建成后改换支座,使建筑能有持久的运用寿命当建筑纵坡坡度不大于1%时,板式橡胶支座可直接设置于墩台上,但应考虑纵坡影响所需要的厚度。
(图一)建筑基础隔震支座厂家
这些临时定位装置在支座正式工作之前,应予以拆除,具体拆除的时间,应由工地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支座的型式及结构受力状态决定。
此盆式橡胶支座具有很好的竖向承载力,在竖向设计荷载作用下,支座压缩变形值小于支座总高度的2%,盆环上口径向变形小于盆环外径的0.5%,支座残余不超总变形量的5%,还具有很好的水平承载力,在固定支座在各方向和单向活动支座非滑移方向的水平承载力均大于支座竖向承载力的10%。
安装连接螺栓将连接螺栓(上步拆除的用于预埋钢板与套筒锚筋定位的连接螺栓)穿过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连接钢板的螺栓孔后扭入套筒内并拧紧。
此外,《规范》公式没有能够恰当考虑滑板支座的摩擦耗能作用,随着地震烈度水平的增加滑板支座发生较大的滑移,同时消耗大量的地震能量,从而显著降低结构的响应。
在众多基础隔震构件中,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应用比较广泛的。隔震橡胶支座是由柔软的薄橡胶板和坚硬的薄钢板分层交替叠合、模压硫化而成。其中橡胶层与钢板紧密黏结,当橡胶支座承受上部结构的自重和使用荷载时,橡胶层的横向伸展受到钢板的约束,竖向刚度增大,使橡胶支座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和承载能力,有利于稳定地支承建筑物;当橡胶支座承受水平荷载时,其橡胶层的相对位移大大减小,使橡胶支座可达到很大的位移而不致失稳,并且保持较小的水平刚度。
支座作为连接建筑上下部结构的重要部件,在提高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优点突出、应用广泛的橡胶支座的使用寿命通常短于建筑的主体结构,不利于建筑耐久性的实现。
请参考:板式橡胶支座的应用范围及四氟乙烯橡胶支座及安装技术普通公路建筑板式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片与加劲钢板钢板镶嵌、粘合压制而发。
但是,隔震支座的竖向刚度一般不大,比如一个600直径的铅芯橡胶支座的竖向刚度为2667KN/MM(某产家参数),而一个600直径的C40混凝土柱的线刚度为9189KN/MM,相差达2倍多。
(图二)建筑高阻尼建筑橡胶隔震支座
支座布置时应检算支座的设计位移量是否满足建筑因制动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等共同作用及地震力引起的位移需求。
比如:按规范要求穿过隔震层的配线、配管要采用柔性连接,防止在地震时位移遭到破坏,在实际的工程监理中我们发现相关的规范不配套,主要是抗震规范与消防规范不一致,消防验收规定不能柔接,因此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协调一致。
摩擦摆隔震支座通常由上部结构连接板、球面滑动层、摩擦材料、复位装置和下部结构连接板等部分组成。当地震发生时,上部结构相对于下部结构产生水平位移,球面滑动层开始滑动,摩擦材料产生摩擦力,消耗地震能量。同时,复位装置提供恢复力,使上部结构在地震后能够恢复到原来位置。
综合以上原因,由于支座受力面平整度不够,所以无法准确测量支座的平均压缩变形,只能测量支座的局部变形。
一般来说,支座主要根据竖向受力来进行设计,因而,当竖向受力确定后,建筑支座将不会自动调整高度(这点根弹簧是相同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许多省、市都位于高烈度地区,所以抗震减灾的形势非常严峻,防震、抗震工作量大。用橡胶支座进行建筑物基础隔震的技术已比较成熟,其实际应用价值已得到了验证。加快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在高烈度地震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
此外,隔震支座已被编入到《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全国及,得到了外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支座的更换支座的更换方法可以采用大吨位、低高度液压千斤顶通过液压泵站控制千斤顶整体顶升全断面或同一墩台顶面梁体进行支座更换。
(图三)隔震支座厂家哪家好
隔震能使结构的基本周期延长,以避开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明显地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使上部结构处于正常的弹性工作状态。隔震伸系抗震措施简单明了
隔震层在地下室以下!之所以称为建筑师模式(图,是因为它受建筑师欢迎!建筑师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相较其他选择结构工程师的工作也要轻松一些。对于主体设计与隔震设计分工的情况,选择建筑师模式就很合适,基本上各干各的,免除了不少隔震构造。
建筑支座垫石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支座垫石是设置在墩台帽上的支座位置处的钢筋混凝土短柱,支座垫石在保证支座质量不受破坏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为了便于今后更换支座设置垫石给顶举千斤顶留出位置。支座垫石具有混凝土体积小、受力大、应力集中、分布钢筋密,施工精度要求高等独具的特点。
LRB500隔震支座的特点和作用
请关注:抗震抗压建筑橡胶支座承载能力的合理选择减(隔)震橡胶支座的国际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减、隔震橡胶支座,其用途为保护建筑物或建筑不受地震破坏.这里提到的隔离装置由合成橡胶层和加劲钢板交互叠制成夹板型设计(我国称之为板式橡胶支座一类结构类型支座,只不过按抗震要求进行设计的支座类型),安装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可以产生柔性,使上、下部结构两大体系在地震时脱离,又可产生缓冲力以减少隔离界面上的位移,还可以在隔离周期内降低地震力从地墓上传递到结构中的能量。
以下就不做球形拉压支座进行介绍了,因为涉及的比较少,如想了解更多可以致电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这里会给你做出满意的答复。
建筑物应用橡胶隔震支座,就像是汽车装上避震器。将不锈钢板卡进去,使其与上钢板联成一整体,落梁之前在上钢板的上平面涂一层较厚的环氧树脂与梁底间粘结。将槽内的锚固筋理顺、理直,清除干净原有建筑伸缩缝装置后,对原有的锚固筋进行调整。将此支承钢板视作现浇梁模板的一部分进行浇注。将地脚螺栓穿入底板(顶板)地脚螺栓孔并旋入底柱内,底板和底柱之间垫以直径略大于底柱直径的橡胶垫圈。将地脚螺栓穿入底板(顶板)地脚螺栓孔并旋入底柱内,底板和底柱之间垫以直径略大于底柱直径的橡胶垫圈。将建筑物与基础隔离来减少地震灾害的方法在日本叫以追溯到1920年山下兴家提案的结构形式。
斜坡的角度依据建筑的纵横坡而制造,大大方便了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并有效的解除了粱、支座、墩台三者之间的脱空现象,与球冠圆板支座相比有不受建筑纵横坡角度限制之优点。
24小时咨询热线:
13323182312
QQ在线咨询:
839308866
微信号:
13323182312